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顧問業-職業分享-b98 匿名

《顧問業-研究員》
之前在一家本土的顧問公司待了兩年多,這段期間家人朋友最常問的問題就是顧問到底在做什麼?說實在我一直覺得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工作內容太龐雜,每次被問都不知道從何講起。以下就幾個比較常被問的問題分享一些淺見,希望能幫助到對顧問業有興趣的人。

<顧問公司有哪些?>
大家常常聽到的管理顧問公司,其實業務內容百百種,有些公司專門做市場分析提供商業策略、有些擅長幫企業訓練人才、有的則是專長於設計品牌logo、有些專幫企業導入管理系統(ERP)。每家顧問公司擅長的領域不同,建議進入公司前先確定該公司專精的領域是否和自己的想做的事情一致,以免進去之後發現和自己的想像差很多。我之前待的這家公司,做的主要是策略、人才訓練、通路管理,所以接下來的一些小舉例會以這方面的例子為主。

<專案是一個人負責一個嗎?>
每個專案會由一組人負責,組員人數不一定,除非專案真的很小,不然很少有一個人做一個專案的狀況。一組專案成員中,基本上會有三種角色:
1. associate: 中文一般叫研究員,負責提供另外兩個角色各種支援,是新鮮人進公司的職位。工作內容非常多元,從資料蒐集、研究、到報告撰寫、對客戶報告等等,都是研究員的工作範疇。另外,在我待的這家公司,研究員也需要身兼project manager的工作,因此專案進度、大小內外部會議等的時間安排,也都是研究員要做的。
2. project leader: 研究員磨練幾年後升職通常就會變成project leader,負責制定整個專案的走向、產出結果。由於責任重大,這個角色需要強大的判斷力與分析能力,是影響專案成敗的關鍵角色。
3. engagement consultant: 是偏業務型的顧問,主要負責和客戶溝通,是客戶和專案團隊間的橋樑,說得通俗點就是負責喬事情的人。因為這個角色需要非常強大的溝通能力,同時也得具備一定的商管專業知識(不然就只能用業務話術去說服客戶),通常會是資深的前輩擔任。

<是不是工時很長?>
我只能誠實的說這是肯定的哈哈。不管是哪個職位的同事,每天的下班時間通常是晚上910點。如果有一天78點就可以下班,那就可以算是小確幸了。碰到隔天有重要會議時,加班到23點也是常發生的。每當加班到凌晨,睡不到兩小時就要趕第一班高鐵,接著開一整天會議,可能晚上11點才回到台北的日子連續發生時,真的會有點崩潰~

<專案在做什麼?>
因為依專案類型不同,實際做的內容差異滿大的,以下簡單舉通路管理、品牌定位與教育訓練類型的專案為例:
通路管理如要幫生產零食的客戶做年度銷售計畫,確定明年各個通路的做法、銷售目標等等,可能就需要到通路去看看現在市面上的競牌有哪些,他們主打的是什麼產品、在做哪些行銷活動、在各個通路賣得如何。再訪談通路採購,取得採購對客戶的看法與建議,最後結合評估客戶今年手上有的資源,擬定各個通路的銷售計畫。
品牌定位的話,可能就需要做消費者訪談、找到消費者要什麼、分析競爭對手在做什麼,去找到客戶的品牌能做到、消費者需要、而競爭者目前做不到或者做很爛的區域。
教育訓練則會需要從目前員工實際執行時的狀況,找到需要加強的點,幫忙製作教材,最後要想辦法讓員工真的學會。

<你唸政治的會這些商管的東西嗎?>
我的主管們曾提到他們在找新鮮人時,大學唸哪個科系對他們並不太重要,因為通通需要從頭教起。所以只要思考邏輯不要太怪、有一些商管概念都可以試試看。相對於能力來說,個性特質可能比較會是決定適不適合顧問業的因素。如果是樂於研究新的事物、熱衷於找到並解決問題、喜歡團體合作、抗壓性高,並且能接受較長的工時的人,顧問業會是可以考慮的產業。我個人覺得政治系學生擁有的一些特質,例如基本邏輯、比較會做摘要、會思考問題的成因等等對在顧問業工作是有幫助的。
       
<一些心得分享>
我認為顧問業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提供新鮮人深入接觸眾多產業的機會,也提供了很多能磨練自己的環境。例如若主管願意,很可能剛畢業兩個月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就要對客戶的總經理、董事長和一堆高級主管簡報(當時真的覺得很驚悚),學習面對客戶的詢問、處理質疑,這樣的經驗我想是大部分工作很難提供的。
這持續磨練的過程的確也是很煎熬,一開始可能需要接受自己什麼都不會、做什麼判斷都錯的事實。而因為顧問很大一部分的價值,來自於「在短時間內做到客戶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會一直面對來自客戶與主管的壓力,必須壓榨出自己最大的效率,在緊迫的時間下還得保證不能出錯,真的是覺得上班如打仗,無時無刻壓力都很大。
但在當客戶的營收因為我們提供的策略成長一倍、當客戶陳年已久的問題被我們解決、當客戶說:「還好找了你們」等時刻,是很讓人振奮的,會真切感受到工作帶來的成就感。所以如果想接觸各種產業、想培養自己解決問題與邏輯思考的能力、希望從工作中獲得巨大成就感,並可以接受較長工時與較大壓力的話,可以考慮進入顧問業,我想這是可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經驗與磨練的選項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