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務員(高考或其他三等考試之正式人員)是大學畢業生可以拿到高於平均起薪的途徑,但長遠來看以初階主管職位退休也無法突破10萬月薪的,所以並非是可以賺飽飽的選擇。所謂的公務員待遇穩定,指的是比起勞保更優渥的公保退休金,像我們這一代不想生小孩的人很多,選擇公職後,退休生活較沒有經濟壓力。當然,年金改革也勢必會調整公務員的退休福利,這點要注意。
公務員基本上分為技職類與行政類,技職類如工程、建築、獸醫、檢驗等;行政類如一般行政、財稅、人事、經建等。另外,就是業務單位與幕僚單位的差別,比方縣市政府稅務局中的房屋稅科、消費稅科屬於業務單位;其中的人事室、秘書室屬於幕僚單位。通常某業務主管機關的首長會來自業務單位背景的人,不會來自幕僚單位背景的人,若是志在升遷,那麼從一開始的選擇考試類科及分發單位時,最好就有所規劃。
其實,不論何種專才,都有相對應的機關職缺,只是該機關的考試職缺未必會在你想參加考試的時候提報出來,且考試難免歷經落榜的煎熬。至於通才特質,我認為心中要有公共利益、個性要有耐心,並且具備溝通的技能。機關的行政行為往往都要先經過繁瑣的程序,必須花一段時間才能掌握訣竅,如何簡化流程(在法規允許之前提下),其實有時候只是缺乏有人去溝通與推動,如果大家一味墨守,那便不會有任何改變。
我是考取三等一般行政考試分發在稅務機關採購單位的行政人員,服務年資將滿3年。所謂的政府採購,即依據不同金額級距及採購標的複雜程度,在服合政府採購法的規定下,採取不同的採購策略。令人對這項工作聞之色變的原因,多來自圖利廠商或公務員便宜行事導致採購效益不彰而浪費公帑的新聞。然而,只要本身熟悉法規並且依據專業判斷作成決定,其實不需要擔憂做錯,就算遇到不法情事,也有檢舉管道與公務人員保障法規(也許要留心的是,在未瞭解法規、未熟悉業務時,完全聽從長官指示,並且作成決定的過程也未保留紀錄)。我很幸運地在一個主管很明理且心胸開放的單位工作,有時為了提升採購的品質而採取複雜的評選廠商方式,仍能獲得主管支持。
最受不了的是,在公務機關中,因為淘汰機制積弊已久,那些豬隊友其實並不會被開除(他們甚至可能年資比你久、薪水比你多、休假也比你多,讓你恨得牙癢癢)。而只要不違法,他們在業務上就敢盡情擺爛,因為沒有主管願意將其考績評為連續2次丙等或1次丁等,還要花時間寫報告、出席會議(受評人可以申訴或救濟),只為讓一個人失業。基本上,同工不同酬、同酬不同工以及能者多勞甚至過勞的情形,所在多有。
再者,公務機關必須配合各項政令,不管是節電省水、資安及個資保護檢核、各種財產盤點、檔案文書處理考核、事務管理檢核、廉政活動宣導等,有時候應分辨「自身重要的業務」與「不必要、流於形式的管考工作」,並且妥善分配時間,否則的確會被這些繁文縟節壓得喘不過氣。
總結而言,目前對在公職服務的評價我認為還是正面的,只要你是個擇善固執的人,總會有可以為公共利益服務的時刻,而且可以有合理的工作時間與待遇,如果被分發在發展性差或是格格不入的單位,就算重新參加考試或是商調其他機關,年資也還可以併計。
希望有一天在其位的公職人員都是有能力且認真為人民謀福利的一群。以上,如果有任何對於公職資訊的疑問,歡迎在學的學弟妹或是系友一起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